美俄对话正酣,中国单月减持96亿美元美债,此举背后战略考量何在?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向中国发出邀请,并寻求达成一项关键协议,协议内容究竟为何?中国外交部对此作何反应?
特朗普总统正焦头烂额。他同时面临与普京总统敲定会谈细节的压力,以及美国国内债务、预算和黄金储备等棘手问题。 未及与俄方达成共识,便急切地向中国发出邀请,寻求达成互利的经贸协议。 与此同时,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,中国去年12月减持美债96亿美元,总持有量降至7590亿美元,创下16年来新低。
特朗普政府一系列举动表明其意图: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与欧盟的对抗,绕开欧盟与乌克兰直接与俄罗斯对话,以及对美国国内的财政“清算”,都显示出其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,并抛弃现有全球体系的野心。这种思路很可能延伸到经贸领域,促使建立一套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。要实现此目标,绕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产品供应国是不可能的。中美之间就重建国际贸易体系进行对话的可能性,值得关注。
本届美国政府的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是强硬的对华派。特朗普政府更将关税作为武器,先后对钢铝和汽车产品实施全球性加税,目标直指所有国家。所以,即便特朗普表示有意愿与中国对话,其真实意图恐怕并非善意。中国对此心知肚明,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表示:若美方执意打压中国,中国必将坚决回应。 中国再次减持美债,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立场。
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,中国已明确要求美国回到“贸易战”前的状态,方能重启对话。美国过去七年单方面制造的对抗局面,中国绝不认可。拜登政府非但未纠正特朗普的错误,反而升级了“贸易战”,并发动“科技战”和“金融战”,结果事与愿违,留下一堆棘手问题。 中国立场坚定不变。即便特朗普发出访华邀请,若美国持续对华施压,只会自陷困境。
美国企业已先行一步,派出代表团访华寻求合作,此举抢在特朗普政府之前。美国商界洞悉中美之间深厚的经贸利益,两国经济早已紧密相连。唯有改善中美关系,才能惠及两国人民。特朗普标榜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,承诺为美国民众谋利,若真如此,更应与中国对话,稳定双边关系,造福世界。